牌坊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一朵奇葩,起源于门。从古老的“衡门”、唐代的“乌头门”到宋代的“里坊门”,牌坊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标志性建筑。
原型——宋代的“里坊门”
独立的牌坊的起源究竟何在呢?这要从汉唐里坊制度的坊门说起。汉长安城内居民聚居地段多为方形或矩形,称“里”,里门称“闾”,所以这样的居民区也称“闾里”。隋唐时称“坊”,后来也称“里坊”。坊的四面建坊墙临街,开坊门出入。唐玄宗时长安城内有108坊,每坊东西宽560~1125米,南北深830米左右,坊内宽约15米的十字街,分坊为四区,每区有小十字街及小巷,俨然如城中城。坊门早启晚闭,全年除几个节日外实行宵禁,居民夜间不许外出。官府在坊门上标揭诏书旌表“嘉德懿行”,或将政令告示居民,以加强封建统治。这时的里坊门已有重楼,比乌头门有所改进。但从城市大街上极目四望,只能看到一片片坊墙和几座坊门,街景十分封闭、单调。
一家豆腐作坊门脸牌楼,两柱一门一楼冲天式,是“里坊门”式样
北宋时期,由于手工业、商业的发展与里坊制和宵禁的矛盾加剧,迫切需要拆除坊墙、分散市场,开放夜市。宋太祖于乾德三年(965)废除夜禁,宋仁宗下令拆掉坊墙,里坊制从此崩溃了。封闭的城中城消失了,里坊与城市成为一体。从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即可见当时商铺林立、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。
清明上河图局部
坊墙拆除了,坊内十字街变成城市街道,里坊门成为独立的坊门,临城市大街而立。失去了宵禁关闭的物质功能,门扉必然逐渐消失。而坊门阑额间的华板上书有坊名,里坊门就演变成了具有精神功能的里坊的标志建筑。这就是独立牌坊的起源,在约千年之前牌坊的原型诞生了。
金“后土祠庙貌图”碑刻,后土祠前的棂星门,是最早的三座并列棂星门
宋朝的牌坊是木结构的,不可能留传至今。那么,当时的牌坊是什么样的呢?除前面已谈过的《金明池夺标图》上两座有楼牌坊外,还可以从南宋绍定二年(1229)“平江图碑”标本上,看到平江府(现苏州)“城内各街口有牌坊57处,什九作冲天式,柱端贯斜木内高外低……与《营造法式》棂星门上的日月版及近世火焰牌楼之云版,殆同出一源。”
从“平江图碑”上可以看到南宋时期的牌坊式样
到上世纪50年代初,西双版纳哈尼族还保留着原始社会家族公社残余形态,寨门称“龙巴门”,神圣不可侵犯,认为在寨门内可以得到寨神的保护和集体的帮助,建寨第一件大事即建寨门,寨门为两根立柱上架一横木,中放木雕小鸟或狗皮以驱鬼避邪,既无门扉,也无寨墙。这种只有精神功能而无物质功能的独立寨门,是否也可视为牌坊的另一源头呢,值得深思和探讨。
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孟板寨寨门“龙巴门”。横木上架着一张狗皮避邪
(转载自微信公众号“话说古建筑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