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尤其抬梁、穿斗、干拦式木构建筑,墙是不具负重的功能,而只有“遮蔽”的功能,如院墙、山墙、女儿墙、花墙、影壁墙、槛墙等。

陕西三原孟店周宅影壁,四边有浮雕画框在壁心“开光”处镶嵌精美的浮雕纹饰

苏州全晋会馆山门照墙上的圆形龙纹假窗装饰
它们大都处在室外空间。面积大而平板,经过装点,就成为优美建筑的一部分,如:墙头上盖瓦,不仅防雨水渗透,瓦垄和瓦当还呈现出美丽的曲线;墙檐和基座砌上砖刻或石刻的浮雕就更加美观。

广州陈家祠大门外壁上嵌有巨型砖雕

福建泉州开元寺影壁上有陶瓷镶嵌装饰的麒麟
如果是影壁,像北京和大同的琉璃九龙壁,是带有特殊观赏价值的大型影壁,而通常的则在影壁上嵌巨型砖雕(广州陈家祠)、碎瓷镶嵌画(泉州开元寺)加以装饰。更多建筑的影壁则会在壁心“开光”处镶嵌精美的吉祥图案、瑞兽花鸟浮雕,有的则镶嵌“阿弥陀佛”、“万仞宫墙”之类文字。对于花园院墙,则用青瓦片搭砌成如意、祥云、织锦、鱼鳞等几何图案,成为透窗,起到透过花窗看景的作用。

苏州东山明善堂大厅迎面水磨砖拼缝照墙

安徽黟县卢村志诚堂青瓦片搭砌成几何图案,成为透窗
(本文转自“话说古建筑”公众号,无商业用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