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山建筑的特征是:屋面仅有前后两坡,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边缘相交,并将山部一缝檩木梁架外侧全部封砌在山墙内,山面裸露向上,显得质朴刚硬,故名硬山。
硬山建筑构造
悬山建筑结构与硬山基本相同,只是山面檩木向外伸出山墙或山面梁架以外一段距离,这样,屋面就有一部分悬挑于山墙或山面梁架之外,故称“悬山”或“挑山”,其挑出部分称为“出梢”。
悬山建筑构造
一、硬山、悬山建筑构架简图
硬山与悬山建筑结构基本相同,对其构架的构件组成,唐宋制式(简称宋制)、明清制式(清制)和江南《营造法原》制式略有不同,现分述如下:
1.宋制木构架结构简图
2.清制木构架结构简图
清制硬山与悬山建筑排架基本相同,根据屋顶是否起脊,又细分为尖山式、圆山式(卷棚)两种。
(1)尖山式硬山、悬山构架 尖山式构架常见的形式有五檩无廊式、五檩前出廊式、五檩中柱式、六檩前出廊式、七檩前后廊式、七檩中柱式、九檩前后廊式、九檩前后双步梁式等
硬山悬山构架简图
(2)圆山式(卷棚)硬山、悬山构架 圆山式构架常见的形式有四檩卷棚式、六檩卷棚式、八檩前后廊卷式棚
圆山式硬山悬山构架简图
3.江南带廊轩的硬、悬山建筑构架简图
江南地区的房屋根据规模大小、使用性质的不同,可以分为平房、厅堂、殿庭三种。
江南普通房屋木构简图
以硬(悬)山木构架为例,江南《营造法原》、宋《营造法式》与清《工程做法则例》木构架比较
二、硬山、悬山建筑木构架构造
1.清式七檩前后廊式硬、悬山木构造
七檩前后廊式木构架,沿进深方向共有四排柱子,分别为前檐柱、前金柱(老檐柱)、后金柱、后檐柱。在檐柱和金柱之间柱头部位架设抱头梁,梁下设穿插枋。在金柱之间架设五架梁,梁下设随梁枋,梁上立瓜柱,瓜柱之上架设三架梁,然后再立脊瓜柱,柱顶直接承托脊檩,为了保证脊瓜柱的稳定性,在瓜柱下部设有角背构件。沿面阔方向,在梁头架设檩条,檩条与其下部构件檩垫板、檩枋叠加在一起,称为“檩三件”;檩上架设椽子,从上而下依次为脑椽、花架椽、檐椽、飞椽。椽子上铺设望板。
七檩前后廊式硬(悬)山建筑木构架轴测图
硬(悬)山建筑正身构架与两山构架图
硬(悬)山建筑平面图与构架俯视图
三、硬山与悬山建筑细部构造
1、上檐出与回水
上檐出是指屋檐向外伸出的距离,从檐柱中心线算至飞椽外皮。下檐出是指台基自檐柱中心线向外伸出的距离。
2、悬山出梢
在悬山建筑中,将建筑两梢间的檩木同时向山墙外(木构架外)伸出一段距离,形成山面出檐的做法,其作用是防止雨水冲刷墙身。
悬山出挑构造
3、清制顶部梁架构造
清制顶部梁架构造
4、木基层构造
木基层构造